▋《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王 磊
betway必威
课程名称:汽车车身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专 业:车辆工程 授课对象:本科四年级
一、课程简介(包含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课程特色等内容,500字以内)
“汽车车身设计”是公司国家级一流专业——车辆工程的专业骨干课,是专业人才培养路线图中新工科核心工程素养培育课、产教创融合协同育人枢纽课,面向大四本科生开设。课程主要包括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车身内部布置设计、车身外部造型设计、车身性能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员工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涉及多学科知识,理论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通过“汽车车身设计”课程的学习,员工应掌握汽车车身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分析汽车外部造型设计方案、车身内部布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优缺点,并综合考虑设计与制造、安全与健康、法律与文化等因素对汽车车身造型及总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具备对汽车车身结构方案及汽车车身性能进行技术分析、论证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
基于汽车车身与人们驾乘舒适性和车身外观审美密切相关的特点,本课程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从设计师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国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意识、汽车车身造型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角度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加强员工人文关怀、文化自信和美育德育等素养的培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2000字以内)
1.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建设
在“汽车车身设计”课程建设中,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以车辆工程专业思政目标为方向,确立了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建设的“四项原则”“三种途径”“两种方式”和“一个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方略
面对知识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汽车车身设计”课程基于OBE理念,把课程知识体系依据课程主要内容优化整合为四个教学专题——汽车车身结构分析与设计、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汽车车身内部设计、汽车车身性能研究,以加强理论与实践锻炼的结合。“汽车车身设计”以课程专题为模块,以专业知识为节点,围绕以美育人、文化自信、职业规范、以人为本、工匠精神、工程伦理意识、科技报国等重点凝练课程思政元素,建立了课程思政资源库,如表1所示。
表1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资源库
在各个专题的学习中,依据专题的教学目标,从课程基础知识的源头出发,按照“理论、实践、创新、育人”融合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培育工程伦理意识与新时代“工匠精神”
从车身结构分析、碰撞安全性设计、车身材料与轻量化设计等知识模块导入“设计影响安全”“材料影响成本”“制造影响品质”等理念,融合汽车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要求和新时代“工匠精神”,分析车身结构方案,研究材料选用原则,创新评价制造工艺。
(2)坚定文化自信,激发使命担当
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教学专题的教学创新实践中,针对教学痛点,分析问题根源,通过案例分析与项目设计练习,传承车身造型艺术的文化传统,提升员工审美和人文素养等软实力,坚定车身造型设计中的文化自信,补齐“五育并举”中的美育短板,在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混合转化为课程思政融合的基础上,强化以美育人,进一步提升为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化合。
(3)培养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建立“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在“汽车车身内部设计”教学专题中,注重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培养,以满足不同驾乘人群对车内空间的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汽车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明晰设计工作的服务意识。
(4)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强化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从交通运输便利性和汽车噪声振动影响的问题出发,引导员工以系统化思维的大格局看待汽车行业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和不良影响,激发员工解决问题的愿望,从理论深度和实践措施等方面,提出优化车身设计,强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员工立志投身行业发展的科技报国精神。
2.课程思政的系统化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的课程思政体系贯穿课程教学各个过程,从线上到线下,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从项目练习到互动讨论,如图2所示。
图2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线上学习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SPOC课程为载体,以知识拓展为主体,培养员工自律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行业专家面对困难时勇于探索的精神;线下课堂以课程知识体系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法进行思政育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课后以项目设计练习为手段,培养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在工程设计中以美育人,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坚定文化自信,遵守工程伦理。
3.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围绕课程思政目标,以课内、课外所进行的课程学习过程为螺旋双主线,以精准思政和沉浸式思政为思政育人方略,结合课程内容,凝练思政元素,建构课程思政资源库,形成以美育人、人文素养、以人为本、职业规范四个评价维度的“双主线两方略四维度”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创新课程评价模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诊断性、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课程思政评价通过五个观测点,结合课程内容采用不同观测方式,对课程思政观测内容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
表2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评价观测
课程思政定性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员工素质短板进行分段改进。课程思政定量评价采用量规表进行,包括互评、自评和师评,实现对预警同学进行帮扶,如图4所示。
图4 “汽车车身设计”课程思政定量评价量规表
三、教学案例信息
授课内容 |
汽车之美 源自文化——汽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 汽车车身造型(第四章) 汽车车身造型的艺术性(第三节) |
教学目标 |
为体现“立德树人”为引领,“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理念,结合本节内容,建立教学目标如下:
|
学情分析 |
授课对象为大四第一学期车辆工程专业员工,已经学习较多专业课程,专业视野得到拓宽,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设计能力。第七学期,员工面临就业与考研,更加关注行业发展,了解了较多企业的设计制造情况,但也存在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弱;重知识轻文化,工科员工美育培养相对薄弱等问题。 具体到本节课程内容来说,员工已经掌握汽车车身结构,并能够进行车身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因素及造型设计形式美法则,了解常用的造型设计方法,但员工普遍缺少把有创新性的车身造型设计想法落实到详细设计方案的能力,也缺少独自把这一复杂的设计思路变为具体设计方案的信心,因此,在项目设计中应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多名同学的协同工作,既共同分担了设计中的困难,又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作为工科员工,做设计的思路习惯性地集中到受力分析、强度校核、运动学分析等方面,容易忽略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特殊性,汽车车身是科技与美学的结合,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群的喜好和文化认同,因此,应锻炼员工在设计中的美学表达感染力和把文化融入设计的能力,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能实现以美育人,并坚定员工的民族文化自信。 |
课堂组织与实施 |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过程 课程线上发起(提前1周) 提前1周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自建SPOC上发布学习任务单,包括阅读图书《汽车造型设计美学概论》相关部分(103页)+线上视频2个+测试题5个+项目设计练习1个+在讨论区发起相关讨论主题。 线下课程导入 教学方法:案例对比分析法、互动讨论法 引导观察:甲壳虫、吉利熊猫、法拉利599中国版三款车的仿生设计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及成败原因
课堂互动探索 分组发言:对案例中三款车型的仿生设计成败原因分析 生生讨论:员工个体(不是以小组为单位)对发言内容的互动讨论 教师引导:汽车造型美感对人群的影响、文化元素融入的影响 分析建构基础 观点分类总结:教师对发言内容分类总结,注意结合线上讨论贴 原因探究分析:分析各类意见的建构支架起源,总结SPOC上的学习知识点,注意不要以“对或错”总结 引导建构探究 结合阅读书目内容和线上课前测试情况,分析仿生理念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中的关键点:以人为本,分析法拉利599中国版仿生造型失败的原因→文化认同错位→车身造型设计中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产教创融合:以吉利汽车发展,分析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的“三链融合”互动与互惠,了解民族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与未来 项目设计展示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互动讨论法 项目设计展示与讨论:选择一组同学介绍SPOC上布置的项目设计——基于仿生理念的汽车前脸造型设计,并讨论互评 项目设计点评 教师点评:结合小组项目设计的展示和课上课间讨论,点评项目设计成果,注意点评中“只引导无对错” 知识建构提升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捷豹、比亚迪F0、宝马Z4、长城酷熊的仿生设计方法 引入讨论:大家熟悉的比亚迪F0仿生设计的成功与长城酷熊仿生造型设计的失败,对比分析原因 认知提升:总结,阐述原因→→车型定位与人群认知(仿生生物印象)
能力建构提升 教学方法:讲授法 项目设计效果提升方法分析:以造型设计美学理论的形式美法则为基础,梳理知识建构提升中的车型定位与人群认知关系,结合造型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为课程项目设计的修改完善优化指导方向,提升设计实践能力,坚定文化自信 总结与后续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 互动答疑:就本知识点内容进行提问及与员工互动答疑 内容总结:回归课堂导入,完成教学目标 课后安排: ① 分析长城轿车造型发展的设计理念:炫丽→腾翼→酷熊→猫系 ② 项目设计成果分组修改完善优化,书写设计说明 评价反思:根据线上SPOC、课堂表现、项目设计成果评价课程思政效果,总结教学得失,反思成功的喜悦、缺陷的遗憾,探索再教设计的优化。 |
教学反思 |
1.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对员工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元素添加到专业知识中,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因情感共鸣、设计所需,使员工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2.进一步优化基于线下课堂教学内容与线上平台SPOC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促进“线上+线下”向“线上线下融通”转变,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同时,做到与线下不脱钩、不跳跃。 3.项目驱动与翻转课堂的结合:项目驱动对于设计类课程是适合的,对于本课程来说,也能更好地在项目设计中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加深学习体验,增强思政育人效果;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师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翻转课堂将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需减少讲授时间,更多地注重对员工学习的引导,因此,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4.思政元素的融入应促进课程高阶性、创新性的提升,拓宽视野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5.在良好学习体验、素质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时,增加挑战度,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时代性、前瞻性、人文性,打造一流本科课程。 |
四、自行补充的内容(可选)